《晏会厅》48 期 | 何小鹏:在 “活下来” 与 “活下去” 间起舞 “AI + 电动 + 具身” 解锁无限可能

2025-07-16 10:04:20 搜狐汽车
《晏会厅》48 期 | 何小鹏:在 “活下来” 与 “活下去” 间起舞 “AI + 电动 + 具身” 解锁无限可能

  《晏会厅》48 期 | 何小鹏:在 “活下来” 与 “活下去” 间起舞 “AI + 电动 + 具身” 解锁无限可能

  十年新造车大浪淘沙,从近 300 家到仅剩 “蔚小理零”,小鹏汽车在沉浮中蜕变。2025 年 4 月,何小鹏在访谈中展现出历经磨砺后的从容,他眼中的 “活下来” 与 “活下去”,早已超越简单的销量数字。

  “年收入 5000 亿 - 1 万亿、年研发投入 500 亿 - 1000 亿是基础线,且要更快达成。” 何小鹏为企业生存定下硬核标准。面对 “蔚小理三年内团灭” 的言论,他笑言:“创业的乐趣就是完成不可能的任务。”

  在产品打造上,他坚守 “产品是 1.质量与品牌是 0” 的理念。从 G9 的挑战到 MONA M03、P7 + 的爆款逆袭,小鹏在持续打造爆款的路上稳步前行。何小鹏坦言,智能辅助驾驶的严格监管是好事,今年底至明年,小鹏智驾将迎来 “iPhone 4 时刻”,展现巨大差异。

  “过去是智能 + 电动 + 汽车,现在是 AI + 电动 + 具身。” 何小鹏勾勒出小鹏的未来版图 —— 汽车、飞行汽车、人形机器人,三种 “具身” 形态构成独特生态。他反感行业 “挖人对标” 的浮躁,坚持长线投入创新,“真正的突破需要反复试错”。

  谈及经营,这位互联网出身的创业者正在补课,“如何省钱、花钱、赚钱,再给我 2-5 年,我能成为及格的经营专家。” 他与王凤英的 “互补组合” 成为佳话,“她是温柔细腻的铁娘子,我们的化学反应正在发酵。”

  从头发变白到棱角磨平,“造车三兄弟” 的蜕变印证着行业的残酷。何小鹏给年轻人的创业建议直击核心:“不是所有人都适合,但有想法就要行动,且不能轻易放弃。”

  如今的何小鹏,既有对科技的执着,也有对现实的清醒。在 “AI + 电动 + 具身” 的赛道上,他正带领小鹏,在 “活下来” 的基础上,向着 “活下去” 的无限可能加速奔跑,书写新造车时代的时尚篇章。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时尚汇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    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因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,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.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