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的能说蓝盈莹“耻感太低”吗?

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播到现在,一期一个“舆论靶标”,姐姐们几乎轮番被骂。
从丁当的“缩头领导”、黄圣依的“假哭”,到伊能静“业务不行自诩导师”、蓝盈莹“野心太强不会共情”、万茜“人设坍塌无法自洽”……最初一片对大龄女性的善意,不知怎么的就没有了。
反倒多了很多从女明星们的一举一动背后解读、揣测的各种“深意”。
蓝盈莹自告奋勇加入了宁静组,没意识到郑希怡和宁静已经“私下有约”
比如最近的一个焦点,,导致另外两方都很尴尬。
蓝盈莹的这句“希怡的眼神杀过来”上了热搜:
蓝盈莹的评价确实不太好,许多人不喜欢在综艺里只想赢的人。
运用“心理学分析”,得出结论:“蓝盈莹的所有行为源于耻感太低”
本来只是八卦吃瓜,但我在豆瓣刷到一个帖子,看到有人(也就是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不恰当)
站在远处、隔空观察
为了分析蓝盈莹引发负面舆论的原因,通过一档录播综艺,蓝盈莹,就用如下这些“。
内容大概是这样:
利己归因偏差 :蓝 盈莹 始终沉浸在自己的逻辑里,不觉得有不妥。“合理化”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抵抗外界。
让吴昕5天內练贝斯,属于 “dunning-kruger效应” :越不懂,就越会觉得很简单;
认为自己很努力,属于 虚假独特性效应 ,认知偏差的一种,“我的努力程度是特殊的存在,别人估计都没我努力”;
蓝盈莹强调自己是上海人,但她的上海话根本就不标准。这是一种 “皈依者狂热” :新加入一个群体的人,会比原来那个群体的人表现得从属性更强。
“菜谱式心理学”
——这是对心理学完完全全的误解。也是被歪曲的、媒体语境下的(认为做某件事,是出于某个原因)。
它通常以“事后诸葛亮”的方式出现。它对未来没有预测,不能证伪,没有摒弃个人的偏见,也没有引入科学的方法。
最重要的,它把心理学变成了评判一个人的武器。
再厉害的心理专家,都不会读心术
它
日常生活中,类似用心理学“隔空诊断蓝盈莹”的情况,实在很常见——
比如:
“我爸学了几天心理学,我稍微和他发点火,他就各种分析我,最后说我心理有疾病,气死了。”
“洗完澡吹风我感觉有点冷,于是双手抱紧了身子。谁知舍友说:你这种双手抱在胸前,是一种防御性动作、表明你和我内心不和……他就这么自信满满地分析了别人四年,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改善……😂 ”
“自从看了几本心理学的书,男朋友再也没吵赢过我。但后来他总说我被洗脑,我们的关系更差了。”
“遇到一些困扰,产生抑郁的情绪很正常,不可能有人每天24小时都开心。但就会有朋友给我发信息说他患上抑郁症了。因为他的症状与网上的描述基本符合,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去确诊。”
现场答疑,“为观众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做出解释”
再比如,美国著名的脱口秀节目《The Oprah Winfrey Show》曾邀请了一名临床心理学博士,希望他能。
-博士,我的哥哥是个不要命的工作狂,甚至婚姻破碎了也不以为然。请问他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种自毁式的生活方式?
-他在家排行第几?
-老大。
-这就对了。它符合阿德勒的“出生次序”理论。我在临床中经常见到这种个案,父母把自身的愿望和抱负无意识地转移到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身上,在孩子身上就表现为一种对成功的病态渴求。
心理专家拥有“读心术”,可以洞察和解释一切人性。
它背后的期待是:
每个心理学生都听过的问题:“你是学心理的?猜猜我在想什么”(总之比《白雪公主》里的魔镜还要灵)
“非常多的数据”基础
但是,即便是经过科学训练的心理学家,对于人格的研究,也要建立在上。目的是引入科学的方法,排除先入为主的偏见。
L-data(人生故事):ta的婚姻/成长/家庭/经历;
O-data(观察者):ta的朋友/家属/同辈;
T-data:标准化的实验数据;
S-data:ta的自我报告数据(例如本人填写的问卷表)
——如果你要剖析一个人,为什么不能“站在远处”。
科学心理学
这就是区别于“个人菜谱式心理学”的地方——它
人人都是心理学家
加拿大的心理学教授斯坦诺维奇认为,人们彼此都会对别人的行为作出解释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。
隔离自己的情感、评判他者的人生,为别人的种种行为贴标签
但一些典型的“个人菜谱式心理学”爱好者,总是认为可以利用心理学。
可惜,这就是鸡汤书架和舆论场上,许多人眼中“心理学”的样子。
为什么打着心理学的幌子贴标签是危险的?
抄起心理学就开始剖析一个人、给ta下定义,是一种 贴标签(labeling) 行为。
核心态度(core attitudes)
它不完全是坏的,它是我们探究未知的一种工具。重要的是,你在标签背后传递的是什么?
“标签”也传达了某种绝对的认知,认为“某个行为”反映的是“一个人的本质”。
我们可能会形容一个人内向、聪明、自私、边界感强。这个标签可能合理地反映了他们现在是谁,但
那种欺负别人的人
比如,当把一个人叫做“霸凌者”时,我们的意思不仅是“他长时间欺负了一个同学”,更强烈的那层意思是,他本质上是“”。
在上面的例子中,一对父女吵架,爸爸拿起“心理学武器”分析孩子,认为她有心理疾病。然后孩子气到爆炸。
你惹怒了我,因为你本质上是个“有病的人”。“有病”含有贬义,因为它不是一个正式诊断,而是在利用精神疾病的污名化进行攻击。
——爸爸传递给孩子的核心态度其实是:
“标签即本质”的行为,创造了一个静态的身份“滤镜”,它引导我们使用一种固定的方式去思考人性,还限制了我们探究一个人的好奇心。
如果一个朋友告诉我,她的朋友A真的很讨厌、很不专业。我信了这个标签,它影响了我和这个人互动时的思考方式。
那么当我下次遇到A的时候,看到她在吃橘子——但现在她不再只是单纯地在吃橘子了,她是在“讨厌地”吃橘子。
标签具有“要么全有要么全无”(all-or-nothing)的意思。
一个人要么是某种东西,要么不是。它是一种本质论的表述,并且认为这种特征不太容易改变。
不光是他者,给自己贴标签也一样。
比如,一个人在高中的时候辍学了,ta认为自己是一个“失败者“(而不是一个“遇到些困难、中断了学业的人”)。在今后的人生中,给自己框定了一个“自我实现的预言”。
心理学家Dweck的研究表明,如果你愿意相信人类的个性可以改变,那么你所面临的压力水平也会更小。
现在好像人人都想学点心理学傍身。
但心理学学习真正重要的,不在于掌握了多少菜谱式知识,而是学会用心理学视角和方法看待和研究事物。
在人与人的相处中,也需要跳出理论知识框架,看见对方的存在。对于一个人当下的行为,不轻易映射到这个人的本质。
心理学是一门让你我、你我身边的人过得更好的科学。
它不该成为攻击他人的武器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时尚汇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因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,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.
- 标签:
猜你喜欢
-
从老爸衣橱到时尚顶流:“老头衫”凭什么承包2026秋冬时髦?
曾几何时,POLO衫还是被贴上“爹味”标签的老爸衣橱标配,可当秋风渐起,这件看似朴素的“老头衫”竟摇身一变,成了时尚圈炙手可热的潮流新宠。原来真正的时髦从不是被定义的框架,它总在不经意间打破固有审美, -
科研与专利铸就的善年轻氨基酸饮品
在健康意识觉醒的当下,人们对科学营养的追求愈发迫切,营养补充剂已成为守护日常健康的重要选择。在此背景下,善年轻氨基酸饮作为一款氨基酸类补充产品进入市场——它以“1盒=6种氨基酸科学配比+20年科研厚积2025-08-12 -
女人过了 40 岁,少穿牛仔裤 + T 恤,学 “宋慧乔” 的穿搭,优雅又高级 作为娱乐圈的不老女神,宋慧乔的婚姻曾是无数网友羡慕的对象,尽管最终走向离婚,但她的状态丝毫未受影响。如今的宋慧乔已不再年轻,造型越发偏向成熟稳重,女人过了 40 岁,不妨少穿牛仔裤和 T 恤,学学宋慧乔的穿搭,优雅又高级。 宋慧乔的那款 Bobo 头很有韩系风格,比起短发更能修饰脸型,两侧的弧度搭配标准的韩国女生铁刘海,对颧骨有很好的收紧效果,百搭又不挑人。额前几缕碎发增添了清新少女的洋气感,把她衬托得像个洋娃
女人过了40岁,少穿牛仔裤+T恤,学“宋慧乔”的穿搭,优雅又高级作为娱乐圈的不老女神,宋慧乔的婚姻曾是无数网友羡慕的对象,尽管最终走向离婚,但她的状态丝毫未受影响。如今的宋慧乔已不再年轻,造型越发偏向 -
无需高价也能拥有关怀感,这款珍珠首饰值得入手 不一定要昂贵的才算是首饰,只要能毫不费劲地衬托出个人气质、还不需要费心打理的足矣。 所以今天推荐一款 MointPhoice 的珍珠手链。 它的光泽感十足,采用了特别的镀色工艺,光感既通透又柔和,像个会发光的小电灯泡,超好看! 戴在手腕上非常显白,低调奢华的质感,让人一眼惊艳。 不管什么场合戴都不会出错,单戴优雅明媚,叠戴时尚大气,特别百搭。 就连包装都是实用款,方便日常收纳,还能防氧化。 现在下单仅需 59 元,
无需高价也能拥有关怀感,这款珍珠首饰值得入手不一定要昂贵的才算是首饰,只要能毫不费劲地衬托出个人气质、还不需要费心打理的足矣。所以今天推荐一款MointPhoice的珍珠手链。它的光泽感十足,采用了特 -
夏天喜欢穿小白裙的女生看过来:这几款穿搭思路好看又实用,美翻了!
夏天喜欢穿小白裙的女生看过来:这几款穿搭思路好看又实用,美翻了!嗨,大家好!我是跟大家分享怎么变美的南曦,希望我的文章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时尚灵感,愿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最美的样子!素白裙子无疑是夏日街头最2025-08-07




